La Pandémie, l'Asie et la modernisation
瘟疫、亞洲、現代化
我無法理解的是:為什麼亞洲多數地區總有一種還沒準備好步入現代化的感覺?
既視感:我們跟著歐洲人的視角一起嘲笑中世紀愚昧、黑暗,而且醫療學說和技術可笑又荒謬;若比對現代台灣社會,各種關於疫情假消息的荒謬和傳播程度,又完全不輸中世紀的醫學知識和理論。然而,文藝復興的歐洲人已經否定了中世紀的世界觀,之後花了好幾個世紀消滅多數後來被稱為「迷信」的東西:例如到了19世紀,體液理論才被認為是荒謬的學說,獨角獸的傳說被證實是商業詐術。他們甚至花了好幾百年才走出黑死病的陰霾,精神壓力不輸現代人。
從眾的世界觀:我們還隨著歐洲人的視角,以搭上歐洲藝術潮流的程度來檢視亞洲藝術和思想是否步入現代。藝術學院的教授和策展人賣弄各種哲學名詞和理論,以為用這些詞彙堆積而成的反殖民論述就是建立國族自信和自主精神的路徑。
怎麼會認為擁抱歐洲思想、高舉民族自決大旗,我們就能進入21世紀呢?沒有看到亞洲各國國族情緒高漲的結果是多麽可怕嗎?甚至台灣現在連理性討論的空間都因此被快速壓縮了。況且,建立民族論述已非現在的趨勢,藝術界和博物館也早就不應該再以此為服務目標。
中世紀歐洲給我的想法是:若要步入現代化,應該從誠實地否定自己開始。縱然現在我們否定佩托拉克等人說「中世紀是黑暗愚昧的」,但文藝復興真正可貴的核心價值正是源自於此:有否定和懷疑過去的勇氣,不是單靠否定他者(反外來文化)或自抬身價(國族書寫)來認同自己,因此他們能重新檢視自身知識體系和世界觀的困乏。
再來,我們需要避免巨靈論和國族想像的那種把社會類比成幾無改變的單一生物體的思想謬誤:反而應該把社會類比成不斷複製的病毒。
不同的社會就如同不同種的病毒,不一定有競爭關係,但能夠透過交換遺傳片段來獲取新的遺傳訊息(自我與外來文化價值的接觸),在複製的過程中,會刪減或增加某些遺傳片段(檢視自身過去):下一代病毒的分類學意義並沒有改變,但(說不定)已經更有利當下的存活了。當變異累積到一定程度時,才會被獨立為新的病毒物種。
我認為這樣的變異方式才是現代化的真意。
這兩年疫情帶給我的困惑,應該是透過閱讀中世紀研究而獲得解答的。
我無法理解的是:為什麼亞洲多數地區總有一種還沒準備好步入現代化的感覺?
既視感:我們跟著歐洲人的視角一起嘲笑中世紀愚昧、黑暗,而且醫療學說和技術可笑又荒謬;若比對現代台灣社會,各種關於疫情假消息的荒謬和傳播程度,又完全不輸中世紀的醫學知識和理論。然而,文藝復興的歐洲人已經否定了中世紀的世界觀,之後花了好幾個世紀消滅多數後來被稱為「迷信」的東西:例如到了19世紀,體液理論才被認為是荒謬的學說,獨角獸的傳說被證實是商業詐術。他們甚至花了好幾百年才走出黑死病的陰霾,精神壓力不輸現代人。
從眾的世界觀:我們還隨著歐洲人的視角,以搭上歐洲藝術潮流的程度來檢視亞洲藝術和思想是否步入現代。藝術學院的教授和策展人賣弄各種哲學名詞和理論,以為用這些詞彙堆積而成的反殖民論述就是建立國族自信和自主精神的路徑。
怎麼會認為擁抱歐洲思想、高舉民族自決大旗,我們就能進入21世紀呢?沒有看到亞洲各國國族情緒高漲的結果是多麽可怕嗎?甚至台灣現在連理性討論的空間都因此被快速壓縮了。況且,建立民族論述已非現在的趨勢,藝術界和博物館也早就不應該再以此為服務目標。
中世紀歐洲給我的想法是:若要步入現代化,應該從誠實地否定自己開始。縱然現在我們否定佩托拉克等人說「中世紀是黑暗愚昧的」,但文藝復興真正可貴的核心價值正是源自於此:有否定和懷疑過去的勇氣,不是單靠否定他者(反外來文化)或自抬身價(國族書寫)來認同自己,因此他們能重新檢視自身知識體系和世界觀的困乏。
為了更清楚的釐清,或許病毒很適合用來思考現代化。我們應該重新把現代化理解為「一種找到與當下和未來共處的姿態的方法,因此它並不等同於科技進步或歐洲價值,也因此,現代化必然永不止息。」有了這樣的理解,才會讓否定、懷疑過去有意義。
再來,我們需要避免巨靈論和國族想像的那種把社會類比成幾無改變的單一生物體的思想謬誤:反而應該把社會類比成不斷複製的病毒。
不同的社會就如同不同種的病毒,不一定有競爭關係,但能夠透過交換遺傳片段來獲取新的遺傳訊息(自我與外來文化價值的接觸),在複製的過程中,會刪減或增加某些遺傳片段(檢視自身過去):下一代病毒的分類學意義並沒有改變,但(說不定)已經更有利當下的存活了。當變異累積到一定程度時,才會被獨立為新的病毒物種。
我認為這樣的變異方式才是現代化的真意。
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留言一起討論